首页 > 酒店新闻 > 行业动态

bb视讯官方网址|一定要找到我的病因!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4:05    次浏览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些人:一旦咳嗽时间稍长,他们就怀疑自己患上了肺结核,就要反复去医院检查;有亲戚得了糖尿病,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患上了糖尿病;身体有些消瘦,又容易出汗,就害怕自己是不是得了甲亢,每日寝食难安;如果身体有哪里不适,就疯狂地到网上寻找与自己身体情况有关的资料,一旦“中招”就认定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有时都闹得家里鸡犬不宁。疾病大全难道我们都有病?本报记者 王十梅3月30日,市民刘女士打来电话,诉说全家人的苦恼。“我婆婆今年64岁,老太太为人很好,亲戚朋友都喜欢她,与我相处也很融洽,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但是,近几年我和老公发现婆婆越来越奇怪,她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不时就要折腾一下,让我和老公很是无奈。”原来,事情的起因是刘女士的婆婆有一次去看患胃癌住院的朋友,她的朋友原来身体很好,只是偶尔胃疼,之前也没当一回事,只吃一些胃药,可谁知去年年初去医院一检查,被诊断出患上了胃癌,而且还是晚期。“婆婆回来后,就开始变得疑神疑鬼,身体稍有不适,就要去医院,可是到医院一查,啥问题都没有。可她就是觉得不舒服,甚至不听医生的话非要住院。”刘女士说。据刘女士介绍,这两年她婆婆平均每年住院两三次,如果不让婆婆住院,婆婆就闹,说大家不关心她,住院检查又没大问题,有时还非要大夫开些药。“经常这样住院,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也让我的老公的心理负担不断加重。”刘女士说。有时不舒服了,刘女士的婆婆还喜欢自己买药吃,要么通过网络“对症”买药,有时听朋友介绍买药吃,家里都有几抽屉的药。“前不久,婆婆晕倒了,被送到医院后,大夫检查后说她没什么病,晕倒的原因是各种药吃多了。”刘女士说。为此,刘女士和她老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婆婆疑病,全家苦恼案例病不在身,而在心分析听了记者的转述,西宁市心之缘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师立伟说:“刘女士的婆婆身体根本就没病,而是心理有了病,她是患上了疑病症。”师立伟指出,疑病症容易发生在两类人群身上,一类是对自己不自信,更相信一些外来信息的人群,另一类是,是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刘女士的婆婆情况属于前者。第一类:自信起来,不要过度关注自己“第一类人群,因为不自信,更容易相信外界的一些东西,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到一些潜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婚姻的变故、亲友的离世、子女的分别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选择逃避,继而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上的感受,自我暗示或联想,导致疑病症的发生。”师立伟说。 除了个人原因之外,如今铺天盖地的不良信息和消极信息也是人们患上疑病症的诱因之一。每过一段时间,总会听说一些关于健康的负面信息,如食品安全、空气问题、饮水安全等,这些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害怕,因此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面对这类疑病症患者,家人要多给予关注,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忙起来,没有时间过度关注自己。当他们反复强调自己有病的时候,要多给他们“你没有病,你很好”信息,不断暗示,使他们增强即便有病也会治好的信心。“作为患者本人,最好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保持良好心态,增强信心,进而分散对身体健康的高度注意力。除此之外,尽量杜绝从众心理,不要总是别人哪里疼,自己就哪里疼,学会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身体状况。”师立伟说。面对扑面而来的负面信息,人们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让自己成为“疑病症族”,进而针对自己怀疑的病症,通过网络查询,对号入座。大家不要听信一些不良信息或迷恋医疗网站,切忌不要对号入座,有症状应到医院确诊,最好不要盲目地自我诊断。我是不是快死了?你没病!第二类:缓解疑病症,减压是关键对于都市人来说,压力无处不在,当巨大的压力袭来时,很多人就会希望自己生病,以逃避这些压力。“很多时候,来自工作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很容易会反映在身体上面,让人们有了病。”师立伟说。其中,有些疑病症患者可能只是因为心理暗示而让自己“患病”,这种病可能只是一种认知感觉上的疾病,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疾病。这类人群,不如先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可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可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焦虑、郁闷、压抑等不良情绪。“也有些疑病症患者,一定程度上是有身体上的疼痛或其他不适,如恶心、呼吸困难、心悸等。”师立伟说,这类疑病症患者很难相信自己没有身体上的疾病,有些家属也不太能理解。这也是很多经过身体检查后,被告知身体没有毛病的疑病症患者,觉得医生肯定是在忽悠自己的原因。“如果自己的疑病症已经伴随着一些躯体上真正不适的时候,就要引起关注了,最好尽快接受心理治疗,如果患者能够接受自己患上的是心理疾病,经过专业的治疗,疑病症还是可以痊愈的。”师立伟说。